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股票 >> 私募交流 >> 浏览文章

借鉴海外对冲基金经验 拓展中国私募发展空间

发布时间:2013-6-17 9:48:00 来源:证券时报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春风渐暖,笔者偶得闲暇与一些私募界的朋友茶叙。股市波澜不惊,本以为几位朋友会借机放松一下身心,品茗闲聊之下却发现,原来个个都做足了准备,打算借着新证券投资基金法施行之机大展拳脚,目标便是实现多空双边交易,打造中国的对冲基金。

从1949年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在美国成立,对冲基金的发展已经超过60年。1990年时,全球对冲基金资本总额仅约250亿美元。伴随着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2004年对冲基金所管理资产的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此后虽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而遭遇大幅赎回,导致总规模一度下滑超过30%,但在2012年,全球对冲基金总资产规模已经重新踏上2万亿美元的台阶。

推荐阅读

鼎锋张高:捕捉成长性行业

  • 近八成私募称创业板会回调
  • 6只私募产品捕到牛股翻倍行情
  • 私募期待半年报行情 看好创业板

海外对冲基金何以能够如此蓬勃发展?又有哪些方面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笔者以为可以归结到四点:经济环境、金融创新、政策监管、人才储备。

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

总体稳定并积极向上的经济环境推动投资与发展,为专业投资者带来积极投资的信心。上世纪90年代,正是美国经济增长最为迅猛的时候。十年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速达到4.3%,并曾经一度接近6%,失业率也下降至4.8%的健康水平,达到1973年以来的最低值。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各产业带来了成长机遇。众多对冲基金在这个黄金年代里迅速成长。对照中国的现状,经济增长稳定在7.5%~8%的水平,通胀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也逐渐趋于平稳,而失业率也仅为4.1%(截至2012年底),对冲基金发展所需的健康向上的经济基础已完全具备。

推进金融创新

笔者所认为的金融创新,不仅是指为对冲基金准备好做空的工具,还包括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中国资本市场内现有的做空工具,主要包括沪深300股指期货 、融券交易和转融券交易。其中股指期货仅对指数基金类投资组合具有比较精确的对冲作用,对个股而言对冲效果不佳。而融券交易和转融券交易都面临标的股票限制,以及券源不足等问题,因此成交稀少,无法充分表达投资者的做空意愿。相对于欧美资本市场内极大丰富的信用交易产品,国内相关品种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都相去甚远,依旧需要不断扩大创新。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监管者在逐步放宽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数量。另外,股指期货新交易品种的开发也在顺利进行中,预计将有数个新指数合约挂牌交易。在配套服务方面,国内一些大型券商已经在创新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部分券商的创新业务收入已经在总体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绕不开的政策门槛

对于任何一个市场而言,政策永远都是绕不开的门槛。目前海外对冲基金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渠道投资A股市场的难度较大,因此,大多数知名的对冲基金通过设立代表处的方式开始涉足中国资本市场。在这些海外成熟对冲基金尚不能完全进入中国的情况下,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氛围可能相对轻松。但这种宽松的环境不可能长期保持,随着更多投资者聚焦中国,政策也会逐步放宽,届时中国的对冲基金将直面外来者的挑战。

而从资产的地域配置上看,国内对冲基金面临的海外竞争将可能更为直接。市场上关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一旦试点正式启动,国内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将可以通过QDLP通道投资海外二级市场。尽管短期内QDLP在税收成本和额度方面存在劣势,国内对冲基金仍然需要不懈努力获取具有吸引力的“绝对收益”,才能在长期的客户争夺战中更具竞争力。

人才储备需加强

以上所述都是外部环境,而中国的对冲基金最重要的内生条件,应当是人才储备,尤其是对冲基金经理。作为金融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对冲基金生命周期往往很短。海外经验告诉我们,一家普通的对冲基金,通常在成立三年后便进入衰退,五年左右即退出市场。

而那些在市场上存活超过十年的对冲基金,无一例外都至少有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作为领军人物。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除了紧跟宏观经济态势、熟知金融理论、善用金融工具外,还需要有独特的投资理念,并适应当前对冲基金量化发展的趋势。当下国内私募基金经理不乏公募出身或海外背景的优秀人才,假以时日,必定有出类拔萃者成为中国第一代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mjl/10394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var duoshuoQuery = {short_name:"sixwl"}; (function() { var 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s.type = 'text/javascript';ds.async = true; ds.src = 'http://static.duoshuo.com/embed.js'; ds.charset = 'UTF-8';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ds); })();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