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导火索或将引爆一板块
海通证券:
低仓为盾个股为矛
1、低估蓝筹:“门可罗雀”到“脉冲偷袭”
(1)从茅台到银行、地产,上涨得益于基金持仓低。贵州茅台在2006-2012年一直是基金前五大重仓股之一,2013年底跌出前20;万科同样从2012年的第6位下跌至第19位;基金对银行持仓从高峰时的35%下滑到2.9%。(2)低估蓝筹的个股行情仍将出现,表现为脉冲式偷袭战。成长股估值系统性提升后,存量资金博弈可选择的方向越来越窄,低估蓝筹股存在相对吸引力和弹性,脉冲式行情可能不断,但难以形成趋势。(3)优先股是“小吃”,理性待之。参考美国,优先股融资占比仅2.8%,对市场影响较小。国内银行有望先行,优先股主题之前已被多次炒作,理性待之。
2、小盘成长:“浅海拾贝”到“深海捕鱼”
(1)成长股投资更难,IPO和创业板再融资都即将来临,估值高和基金持仓高使成长股短期承压。(2)完善新股发行改革的相关措施的实质影响有限。(3)创业板降低上市标准,个股业绩风险加大。(4)创业板再融资效率较主板望大幅提升,45%的资产负债率要求将制约非定向增发,预计短期内定向增发仍是首选方式。
3、应对策略:低仓为盾,个股为矛
(1)基本面:短期考验中,中期还不至于系统性悲观。短期市场仍在考验期,信用到期高峰、一季报预告、IPO重启冲击市场,但从国务院提出“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及管理层对中诚信托、超日债的处理态度来看,中期平稳过渡概率仍较大,无需太过恐慌系统性风险。
(2)市场特征:从存量资金博弈路径看还未到散场节奏,银行、地产等基金重仓的白马股均横盘了半年才下跌。
(3)市场方向在4月中望见分晓,在此之前继续偏低仓位。供给和高估值制约下,成长股短期有压力,中期分化。看好医疗教育、高端装备、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题继续看好丝绸之路。
平安证券:
喘息之际顺势挪仓
喘息之际,转机待等。上周五指数暴涨,优先股政策尚不至于构成如此利好支撑,其大幅上涨的原因可能更多夹杂着宏观利空释放后情绪面的修正,尤其体现在市场对政策放松维稳经济的猜测。我们认为政策实质性宽松的可能性较小,而信用风险压力与日俱增、外部带来的流动性扰动等意味着市场不确定性仍较多,优先股对蓝筹的利好也有限,风险溢价很难趋势性回落。因此,市场修复空间有限。
成长调整压力加大。创业板的IPO改革使得创业板公司供给稀缺成长高弹性的逻辑将被破坏,成长股的加速分化不可避免。优质新成长仍能获得较高溢价,而传统与伪成长将被抛弃,投资者对于传统周期的发掘也会加大。市场风格会呈现成长的加速分化与周期的缓慢改善。
配置上顺势挪仓。适度求稳,结构上借喘息之际将部分成长股仓位转换至基本面改善、资产弹性增加的部分周期板块。建议:一是顺势挪仓——部分传统成长股可以让位于基本面改善的电气设备、铁路设备、稳定的必须消费品(医药、日化等)、国企改革、医院养老以及生态环保领域;二是精选成长—关注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新成长主题。另外,短期可以适度博弈金融地产等蓝筹板块。
长江证券:
放眼量识本质宜冷静
(1)今年每周市场均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鲜有增量资金入场,一线成长股转向风险逐步体现;
(2)地产再融资放开仅为房地产行业供给端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难以激发需求端活跃度,只会延缓地产行业调整速率,难改趋势。而房价上涨趋势刚开始松动,短期地产政策大幅转向概率较小;
(3)上周五冲击市场情绪的优先股试点放开,仔细来看似乎并没有市场反应的这般诱人。优先股影响主要集中于银行、券商两大板块,对券商股的业绩贡献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量,对银行业优先股试点放开虽有利于缓解银行一级资本金压力,但当前压制银行板块的主要因素是资产质量以及利率市场化导致的息差下降,因此,影响相对有限;
(4)汇改是金融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扭转短期热钱流入态势,预防未来海外冲击下外资大幅流出的冲击,提高国内货币正常的独立性,2月份热钱流入趋势有所缓解;
(5)压制经济、市场的因素并未改变,短期干扰构成不了机会,且加剧了成长股的波动,不破不立的市场期待可能继续延后,周期行业仍不建议关注,建议中性仓位,成长股投资期限拉长。
中金公司:
大盘股处相对有利位置
未来市场展望:大盘股处于相对有利位置。当前市场面临的格局是:“老经济”板块估值异常之低,反映的预期异常悲观;“新经济”板块估值相对较高,隐含的预期也较为充分,且机构投资者仓位相对较高。往前看,虽然关于增长下滑、过度借贷等问题的担忧仍在,政策已经在开始微调(货币和汇率政策、房地产政策、京津冀协调发展等),而制度改革措施,包括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新股发行制度、优先股、创业板发行与再融资等)也在陆续出台。我们认为这样的格局整体对大盘股相对有利,而不利于高估值、高预期的中小市值个股。
盈利:2013年盈利较之前三季度继续改善,整体盈利同比增16.9%;资金与流动性:EPFR显示海外资金连续9周净流出A股市场,且最近一周的净流出规模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反映市场预期已经异常悲观。
操作建议:1)对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资要非常有选择性;2)选择性地投资一些估值基本合理的“新经济”与消费相关的龙头股;3)老经济板块中,部分之前预期过于悲观的个股和板块在政策调整预期下可能会有相对表现,看好地产、保险以及估值较低的建材、钢铁等板块,银行股受优先股引入影响也将会有表现。
东北证券:
有望收出月阳线
外围市场虽有波动,但总体预计仍将保持平稳。美联储可能在2015年春夏时节加息,从历史经验看加息意味着经济好转。美国股市在加息前一般保持震荡上涨格局,因此,虽然有乌克兰等地缘风险存在,但总体看外围市场对A股的冲击短期内不会太大,A股主要还看国内因素的变化。
上周市场反弹是在跌破2000点后展开的,经济疲弱下的政策预期以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地是催化市场的主要原因。浙江兴润置业的信用风险对房地产股的冲击相对较弱,而房地产再融资放开则强化了房地产股的反弹;从周末优先股发行试点,到京津冀以及其他区域主题的扩散,新型城镇化催化下,传统产业借助各类主题演绎了超跌反弹逻辑。
预计本周市场以震荡回升为主,且3月份市场有望收出月阳线、改变前两年3月份市场暴跌的历史。反弹节奏上预计先价值后成长,因此本周重点参与权重股借助区域规划、新型城镇化以及优先股为主题的蓝筹股投资机会;重点可挖掘稳增长下的高铁,京津冀、珠三角、上海国企改革、丝绸之路相关板块。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短期仍以谨慎为主,操作上等待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股反弹乏力时再介入。
招商证券:
别把脉冲当趋势
目前是短暂的脉冲型反弹还是趋势开始?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无非经济基本面、流动性、风险偏好、政策等,事实上前几个因素并未发生好转,甚至仍在恶化,只是政策预期变化罢了。
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银行间市场利率回升。而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并未缓和,风险偏好也未发生好转。由于季节效应的存在,3、4月份的投资和工业生产大概率会出现小幅回升,但综合GDP、CPI及工业增加值的表现来看,目前的经济增长仍处于收缩阶段,最大的风险在于房地产。从商业银行角度看,金融体系对风险偏好并未提升,相反资金收紧已经开始冲击到房地产销售及开工,继而是实体经济。从房地产周期基本规律来看,销售、开工、投资层层影响,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已由去年年初的近50%回落为-0.05%,房地产投资增速还要面临为期半年的下滑,经济基本面的压力可想而知。
政策维稳预期升温,别把脉冲式反弹当趋势。优先股试点、房地产再融资放开、京津冀一体化等政策使市场再次产生维稳预期。但过去五年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博弈维稳行情的难度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小,千万不能把脉冲式反弹当成趋势性机会,中期内传统行业基本面下行和新兴行业估值过高的尴尬格局并未发生改变。
瑞银证券:
超跌反弹难扭向下趋势
绝大多数投资者期望“先破后立”,认为“不破不立”,但个别投资者在“破与立”上有不同看法,坚称“破”不了,要么“破”了也“立”不起来。我们认为,驱动二季度市场运行的核心因素是汇率、利率和IPO,它们与政策的脉冲式对抗或将扰动投资者情绪与风险偏好,引起市场剧烈波动。政策层不断释放的信号可能激起一波超跌反弹行情,但恐怕难以扭转市场向下趋势。
有什么样的政策可以对抗?总结起来,政策变量在于“一远一近”:“远”在托底,“近”在优先股。其本质是原先不能实现的融资通过新形式来解决,我们预计仅会在情绪上短期利好股价,因为行业层面的景气下滑才是最关键的弱点。建议投资者关注优先股募集资金的具体用途,若出于并购、回购股票发行优先股,那会是非常利好的。
存量资金市场,机构博弈成份日渐加重。我们判断投资者赚取绝对收益较难,赚取相对收益恰似“刀锋上起舞”。(1)博弈之下配置思路似乎在转向,抛弃“中间”白马股,追逐“两端”的机构轻仓蓝筹股与小股票;(2)“新经济”似乎不如“跨界”,资金开始从一味“炒作故事、炒作市值”过渡到“验证、确认”阶段,且更加偏好“老树发新芽”式的跨界投资。(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060)
发送好友:http://stock.sixwl.com/clfx/16205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两大导火索或将引爆一板块 板块
上一篇:紧跟市场反弹节奏 不宜盲目跟涨
下一篇:股指冲高回落原因揭秘 后市紧盯一主线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