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路人马逐鹿公募业务 “泛资管时代”轮廓渐清
根据拟设门槛,目前约有11家券商 、9家保险资管、10多家私募有望拿到“入场券”,未来公募基金的牌照限制将不复存在。“你中有我”的多方竞合格局将成为未来资管市场的常态,新政“亮剑”后的市场变局扑面而来。
新年伊始,公募基金业务拟向证券、保险、私募开闸的消息,引发金融界一阵热议。根据拟设门槛,目前约有11家券商、9家保险资管、10多家私募有望拿到“入场券”,未来公募基金的牌照限制将不复存在。
意义远非于此。一个重要信号由此传递:在监管松绑的推动下,中国“泛资产管理时代”轮廓逐渐清晰,“你中有我”的多方竞合格局将成为未来资管市场的常态。新政“亮剑”后的市场变局扑面而来。保险发行公募动力最强
近年来,以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为代表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猛,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 、券商和保险资管的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倒逼监管部门对上述机构放松管制。
公募业务的全面开闸,便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大变革。从初设门槛来看,目前符合条件的券商数量较少,共有11家券商的净资本和分类评级均符合要求,其中上市券商包括宏源证券 、中信证券 、光大证券 、东吴证券以及华泰证券 .
保险资管达标者则占了近七成。现有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除生命、安邦、光大永明、合众这四家“新军”因成立时间不够格之外,其余9家老牌保险资管均符合条件。而据资深投行人士估算,10多家私募也同样具备挺进公募业务的资质。
而在新加盟的三支公募队伍中,发行动力最强、受益最为明显的或属保险资管公司。一位投行负责人分析说,那是因为“不少阳光私募惧怕开展公募业务后会面临严格监管,同时也与其一直面向中高端客户的定位有一定差异,因此心存顾虑;而不少券商旗下已拥有基金公司股权,同时监管部门此前也已对券商资管业务有明显的放松管制,因此券商资管开展公募业务的积极性也有待观察。”
相较之下,亟盼转型的保险资管公司,对于进军公募业务的渴望更为迫切。沪上一家保险资管负责人直言不讳,目前保险资管的业务存在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特点,即主要被动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第三方资产管理非常少,根本看不到市场化的影子。“保监会相关领导曾经毫不留情地说,保险资管必须加快转型,创造新的利润空间,否则在泛资管时代,与券商、基金等金融同业机构PK时,将毫无肉搏之力。”
实际上,国际资产管理巨头不少出自“保险系”。在全球前十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安联和安盛均是保险系,在前十大资管机构中份额占据约20%。其中,公募业务是国际保险资管巨头的核心业务之一,占比高达三成左右。据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 年时,我国保险资管的公募业务市场份额保守估计可达到10%以上。
亟待统一“游戏规则”
一场为之振奋的投资角力即将开启。基金、券商、保险、私募等都将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各施拳脚,激烈的竞争氛围和更多样化的选择也将更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并由此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发展。
更进一步来说,此次公募业务的开展,亦意味着资管业务将成为我国管制程度最低的金融业务,几乎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都能参与(期货也已放开资产管理业务资格)。中国“泛资产管理时代”轮廓渐显。
然而,在缺乏统一“游戏规则”的监管真空下,资管机构将很可能陷入多头混战的无序境地。“最担心的是,金融机构”联手“在监管真空地带做类贷款业务,即变相放贷。”一位资管业人士说,虽然都从事资管业务,但保险、券商、基金、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归不同的监管部门管,监管标准也不一致。“可以说,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缺乏统一的监管原则。”
正如一位保险资管高管所概括的,新形势下,资产管理行业若要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证。出台并实施统一的资产管理条例,已刻不容缓。“我们建议,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法律条文来规范资管行业,比如出台《资产管理法》等。”
上一篇:私募基金立法的“忐忑”
下一篇:房地产私募基金去年募集近百只
·杨佩昌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2013.01.15
·赵智强北京合作建房等政府推地2013.01.15
·房产税会不会误伤国计民生2013.01.15
·收入门费是传销标志性特征2013.01.15
·清洁空气法案改变“雾都”2013.01.15
·陈子荣绿色建筑不是单项环保技术的叠加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