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解读证监会再次检查两融
中金点评证监会查两融:对市场情绪和资金层面不利
针对证监会再查两融的消息,中金称:资金层面的消息总能牵动市场神经。证监会在上次处罚部分券商之后,再次检查券商的两融业务,传递出信号,要严查资金的违规入市。我们认为这将对目前的市场情绪不利。查处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的情况,也同样将对市场情绪和资金层面造成不利影响。
以下为全文:
媒体报道,证监会将在上次处罚部分大券商之后,再次检查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另外,媒体也报道监管层将查处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情况。但在这些媒体消息之后,证监会也声明不要过度解读。
我们简单评论如下:
(1)资金层面的消息总能牵动市场神经。证监会在上次处罚部分券商之后,再次检查券商的两融业务,传递出信号,要严查资金的违规入市。我们认为这将对目前的市场情绪不利。查处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的情况,也同样将对市场情绪和资金层面造成不利影响。
(2)即使没有这些短期的消息,如果政策不出现明显放松,市场在短期也乏力。我们在本周一发表的A股策略周报《夯实基础再出发》中认为,当前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较高,而存在货币当局不一定按照市场预期的节奏和方式进行放松的可能性,同时,市场累积涨幅已经接近70%,存在一定的获利了结的压力。再加上外围国际环境动荡,货币贬值此起彼伏,带来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短期风险偏好的下降。
(3)判断中期市场走势,政策动向、改革进程都是下一步值得关注的动向。在外围市场纷纷进行货币贬值的条件下,中国货币当局如何进行选择将尤其引人注目。是货币贬值,还是放松更加注重内需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其他的货币放松方式,抑或是继续岿然不动?根据我这几天在海外路演根海外投资者沟通的情况,这些选项都有较多人在猜测。今天新加坡货币当局也引导货币大幅贬值,更是加剧了当地投资者对中国货币政策走势的关注。我们认为,关注内需的利率和存准政策有必要进一步的调整已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帮助需求企稳,越晚调整,调整的被动性将越大,而负面效果也将越大。改革的层面上,国企改革、资本市场的改革都是值得关注的主题。只要政策即时根据国内外情况及时适度调整,不犯错误,而改革稳步推进,我们认为中期前进将依然乐观。
华泰证券:同是检查 这次不必草木皆兵
(华泰非银罗毅、陈福、沈娟、王继林,2015年1月29日)
证监会紧急回应,检查两融是日常监管。事件发酵之后,证监会透过新华社表示:近期将对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经我们沟通确认,这次检查对象主要是中小券商。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处罚对象显示,上述45家券商主要为大中型券商,尤其是市场耳熟能详的龙头,以致市场情绪出现极度恐慌。而这次的46家被查对象,主要是中小券商。
中小券商两融份额较低,不必草木皆兵。两融份额市场集中度极高,其道理很浅显,大中型券商尤其是上市券商拥有资本和客户优势,两融业务能快速做大。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91家券商按两融规模排序,前45家券商份额达91%,而后46家占比仅9%。尽管我们无法确认这次被查46家券商的名录,也知道证监会并非一定按规模分批次,但我们判断这次检查对象的份额不足30%。
为证监会更为娴熟的监管艺术点赞。上次检查结果的处理方式令其备受压力,这一次快速回应,表明监管层亦不希望股市出现大幅波动。我们判断,这次检查结果的处理方式亦将更为温和。
再次强调,本次检查是日常监管,如果出现大幅波动,则是买入机会。
方正证券:证监会及时表态意避免消息引发大盘再度出现大幅波动
方正证券:上周一,受两融监管加强的影响市场大幅调整,但随后市场快速消化了该利空带来的影响,融资余额在经历短暂回落之后也再度上行,截止1月27日融资余额为1.12万亿,再创历史新高。昨晚证监会消息及时作出回应称,这是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证监会的及时表态,意在减缓市场对消息过分敏感,避免消息引发大盘再度出现大幅波动。
责任编辑:wzc
发送好友:http://stock.sixwl.com/rzrq/zx/17603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两融检查再启 监管连夜安抚
下一篇:华泰证券谈证监会查两融这次不必草木皆兵
·火炬电子关于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2015.02.02
·第二批24家新股亮点纷呈2015.02.02
·20股1月翻倍 新三板步入快速增长期2015.02.02
·24新股汹涌来袭 “钱紧”阴霾笼罩市场2015.02.02
·工银次新股基业绩飘红2015.02.02
·融资环境剧变 房企1月海外融资额锐降超七成201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