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不该打在量化投资身上
“8·16乌龙事件”发生以后,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量化投资,认为是程序化交易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板子不该打在量化投资身上。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量化只是一个工具,它依托于人的思维逻辑,将人的投资决策过程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并写成程序。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错误代码而否定程序化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决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不能因为量化决策的单次失误而忽略人类主观决策可能出现的更大偏差,事实上,下错单这种事,更容易发生在人为投资操作的过程中。
推荐阅读
鼎锋张高:捕捉成长性行业
- 阳光私募的逆势反扑
- 王亚伟持仓最新路线图曝光
- 私募:周期股存在着交易性机会
“8·16乌龙事件”的确发生在程序化套利交易过程中,但无论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套利,还是期现套利,都是一种相对成熟的业务模式,在国内市场上运作已久。套利交易的存在,为股票市场、ETF基金市场、股指期货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流动性,增大了市场容量。如某人想操纵一个市场的资产价格,将要面对其他几个市场的反向压力。因此,套利的存在降低了市场被操纵的可能性。8月16日11点5分股票市场率先被大单拉起后,受到股指期货市场和ETF市场的抑制,上涨的速度实际上有所延缓。那段时间,期货市场一度大幅贴水,即是股指期货压制股票市场的表现。其后的11点8分至11点16分,股票市场回调,期指贴水才逐渐转为升水。
很多人认为程序化交易触发了大量的跟风盘,推动市场第二轮非理性上涨。我认为,那波上涨由主动型投资者驱动的可能性更大。还记得在那段时间里,网上充斥着各种为市场大涨寻找的利好解释,如大盘股T+0传闻、优先股传闻等。事后来看,这种传闻当然都是错的。但在事发当时,谁都不能排除市场确有利好的可能,相信有很多机构和散户都在那几分钟里抢单入场。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很多程序化交易在那一段时间触发了开多仓的指令。程序化交易是对人类投资思维决策的模拟,是对市场历史交易特征的总结和归纳。从历史上看,A股存在暴涨后连续上涨的案例。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些主动型投资者和一些程序化交易指令同时追涨,这都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11点16分以后的那一波上涨,极可能是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突发暴涨而又没有取得完整信息的情况下,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而已。
无论如何,量化投资不应该成为被责难的对象。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使用量化工具的投资人的投资逻辑,他们是否真正客观评价了投资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否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而完全忽视了合规操作等必要性前提。量化是一把好刀,真正出问题的不在于刀本身,而在用刀人的动机、能力以及对用刀制度的监管与控制。
发送好友:http://stock.sixwl.com/smjl/12334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绝”市”而独立的——市场中性
下一篇:王亚伟持仓最新路线图曝光
·IPO暂停拖累券商“期中考”2013.08.20
·IPO重启日期不明 多家企业拟弃A转H2013.08.20
·熊市IPO有利长线投资2013.08.20
·高端餐饮企业遭遇IPO滑铁卢 净雅或转投H股上市2013.08.20
·IPO核查结束新股发行随时开启?2013.08.20
·IPO核查抽查和现场检查结束 在审企业747家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