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图片大小 function resizepic(thispic) { if (thispic.width > 560) thispic.width = 560; } //无级缩放图片大小 function bbimg(o) { var zoom = parseInt(o.style.zoom, 10) || 100; zoom += event.wheelDelta / 12; if (zoom > 0) o.style.zoom = zoom + '%'; return false; }
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股票 >> 私募交流 >> 浏览文章

券商分级资管单月湮灭30亿份 大通缩水一半

发布时间:2013-12-16 14:02:00 来源:理财周报? 浏览:次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 / 3600000);

委托理财的资金不能计入存款科目,银行会在认购分级产品时设置开放期自动退出,然后转入存款科目

理财周报记者 蔡俊/上海报道

推荐阅读

[热销私募产品]持赢稳健1号

  • 私募赵丹阳概念股揭秘
  • 私募五派系年度PK 创势翔一枝独秀
  • 三类角色登顶2013私募业绩榜

仅11月一个月时间,券商分级产品的市场规模流失近30亿份。

大集合终止,小集合成为独木桥。2013年,分级产品备受青睐。据理财周报统计,今年有近50家券商累计推出262只分级产品。仿若一夜之间,无论是大券商或是刚开展资管业务的小券商,分级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入市场。

当然,流动性危机也悄然而至。每到一个开放期,各家券商分级产品少则几亿份,多则十几亿份被赎回。这直接影响到券商管理产品的难度,众多分级产品遭遇大幅亏损。

赎回风潮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券商的债券分级产品遭遇到大面积的赎回。

7月,渤海证券、国海证券、齐鲁证券、大通证券等4家券商的分级产品先后遭遇几千万至数亿份的赎回。此后至11月底,共有55家券商的相关产品遭遇类似情况。风潮9月最甚,435只产品出现赎回情况。

所谓债券分级产品,是指投资标的为企业债、国债、公司债等固定收益,分为A(优先)级、B(劣后)级的产品。该类型旨在加大投资杠杆实现更高回报,A级风险相对较低,B级则相对激进。

去年11月,资管新规颁布,其中明确允许券商发行集合计划份额分级。在此之前,公募基金把持着债券分级产品,券商杀入战场,无异于抢食一块蛋糕。

新鲜感渐去,目前困扰此类产品运作的两个最大难点,流动性与久期管理,逐渐暴露。

以大通证券为例,其现有7款产品,通达1号与2号、三石2号均属于债券分级。今年8月,3款产品总计被赎回16.1亿份,9月几乎突破20亿份,此后2个月也各有15亿份以上的赎回量。伴随每一次退出,产品规模的缩水变化都能在50%左右。

“分级产品的优先级以银行理财资金为主,次级都是自有资金。优先级赎回造成两端的比例不符合同规定,券商就会撤出B级资金,这就有大额赎回”,一名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分级产品的合同都必须明确规定优先、次级的份额比例,因此一旦优先级大量退出,券商也必须撤出次级资金。优先级的资金普遍来自银行理财,并且认购之初就设置资金到开放日自动退出,划入银行的存款账户。分级产品的大量赎回,实质是银行的事前计划。

由于赎回的情况可以预见,因此投资经理都会提早做好相应准备。“首先是做好选择,控制在1-2年左右,债券品种上可以尝试期限较短,或者可提前赎回的长期债券,但现在都不好做”,一名券商资管副总表示。

吸储冲动

吸储、吸储——难以抑制的揽储冲动,造成券商今年分级产品爆棚。

“年初时很多银行找券商沟通,希望认购分级产品,而且认购份额都是10亿份以上。对于中小券商而言,这是扩大集合规模最好的途径,确实很诱人”,前述券商资管副总透露。

实际上,银行认购分级产品最主要目的,还是用于吸收存储。每到月末和季末,银行都要进行期末存款数的结算,存款量的多少,左右着银行放贷额的具体配置。

一般而言,认购分级产品的份额都来源于银行理财资金。客户认购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汇集形成资金池后,再投资券商分级产品的优先端。不过,严格意义上委托理财的资金并不能计入存款科目,因此银行都会在认购时设置开放期自动退出,然后转入存款科目。

“银行投资分级产品有两个考虑,一个是渠道,一个是预期收益。分级产品有劣后保护,去年收益率也比理财产品高,两个优势促动了双方的合作”,前述券商资管人士说。

如此一来,券商从中扮演的角色,是银行资金的临时管理方。不同于通道业务的资金过桥,分级产品有券商的主动管理成分。不过,由于银行有退出计划,每次开放期都是券商流动性最紧张时刻。为此,开放期来临前券商会提早寻找下一家有认购意愿的银行。否则,只有被迫削减B级份额。

以渤海证券的共赢1号为例,产品成立于今年1月,7月开放时被赎回1.77亿份,但同期又有约2亿份的份额补入。其间的反复增减,都与银行资金的进出有关。直至开放期结束,产品仍能保持当初募集时的规模。

久期管理尴尬

可预见的流动性风险,在债市高位进场,迫使券商在分级产品久期管理上深陷泥潭。

“做分级产品就要用好杠杆,逼迫券商去做配对。但现在,一个是好的券源不多,一个是时间匹配不能完美,还要面临流动性风险、久期管理的难度”,前述券商资管副总告诉记者。

所谓久期,是指债券价格相对于利率水平正常变动的敏感度,通常用于测试债券的平均有效期。久期管理涉及券种的选择、交易、时间匹配。投资经理买卖时,一般会根据期限长短、是否可提前赎回、利率等因素选择债券。如果流动性不足,会倾向期限较长的品种,相反,流动性波动过大则选择可易短期变现的债券。

“流动性过大是个恶性循环。管理人知道持有人会大量赎回,因此就买卖短期债券变现兑付,导致债市被打压,持有人就更想赎回,如此往复”,前述券商资管人士说。

在分级产品上,如果券商应对流动性的准备不足,选择长期不易变现的券种,一旦遇到开放期的大额赎回压力,就只能用B级份额偿还,导致B级亏损在所难免,这也是今年不少分级产品劣后端浮亏幅度过高的原因。

实际上,今年6月券商资管大集合停发,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分级产品的被动局面。大集合终止,倒逼各家券商都挤在小集合独木桥上,使6月底分级产品的退出量达到高峰。

不过,那时也是今年债市的转折点。钱荒、股债“双杀”,债券基金不断遭遇赎回风波。而就近的第四季度,从9月至11月,中证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分别下跌3.23%和1.65%。众多券商都在今年中旬抢滩分级产品,如今看来,无异于“站高岗举杠铃”。

“优先级有次级的保障,银行不会吃亏。现在债市不景气,银行理财还能依靠非标资产给投资者高收益,分级产品对他们的吸引力下降,券商又成了被动方”,前述券商资管人士无奈地说。


发送好友:http://stock.sixwl.com/smjl/14773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var duoshuoQuery = { short_name: "sixwl" }; (function () { var d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s.type = 'text/javascript'; ds.async = true; ds.src = 'http://static.duoshuo.com/embed.js'; ds.charset = 'UTF-8';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0]).appendChild(ds); })();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