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私”奔 公募大佬集体谢幕
自2012年4月长安基金总经理曹阳宣布离职至今,8个多月来公募基金业陆续有13位总经理级别的高管离职,掀起一波轰轰烈烈的“换帅潮”。2013年,大佬远去、小兵上位的基金业,将面临一场因监管变局带来的完全竞争时代。资管混战下的公募基金如何能破茧重生?
王亚伟弃公转私
推荐阅读
“基金一哥”王亚伟正式复出
- 王亚伟加入2013年私募业绩争夺
- 私募基金不再“野蛮”生长
- 打破冠军魔咒 呈瑞难逃1期现象
连续多年业绩稳居三甲之后,华夏大盘(点评)和华夏策略也终因王亚伟的离开,2012年的业绩破天荒地陨落至中游水平。
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标志性人物,2012年,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离职更令人震撼。
虽然近七成投资者认为王亚伟执掌的两只基金长期封闭不公平,但无论如何,王亚伟本人和他创造的奇迹都将代表公募基金的巅峰。
离职前,王亚伟是现任基金经理中执业时间最长且最早的基金经理,1998年4月28日,王亚伟初任华夏兴华基金经理时尚未满27岁,即使按照目前基金经理平均年龄来看仍然属于非常年轻的基金经理。
王亚伟管理的4只基金一直是业内的佼佼者,其业绩均大幅超越同期市场主要指数。尤其是华夏大盘混合基金,截至2012年5月4日,累计净值增长率高达1198.91%,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11.19%,沪300指数涨幅为194.10%。华夏大盘混合基金,也是中国基金业唯一一只累计收益超过10倍的基金。
而在王亚伟神话光环背后,是外界对其质疑不断——包括他操作“重组股”的成功率的巧合,以及他点股成金的秘密。
在离开公募之前,王亚伟坦陈其投资面临的困境是促使他下决心离开的主要原因。在成为“基金一哥”之后,王亚伟旗下两只基金组合,每每在季报披露后再被挖地三尺,这对王亚伟投资造成很大约束,买股也变得“缩手缩脚”。
准确地说,王亚伟并没有走远,他只不过换了一个平台——从公募转向私募,并寄此演绎另一段辉煌。
2012年12月21日,王亚伟投身私募后发行的首只产品“外贸信托昀沣”顺利完成募集。业内盛传,该产品仅限100名客户,且经过反复筛选。
与此同时,这位前“公募一哥”还刷新了阳光私募的几大纪录:轻松募资20亿元,超越此前所有阳光私募产品首发数据;固定管理费率达到2.5%,刷新此前2.2%的最高纪录;认购门槛最高达到2000万元,刷新重阳一期创下的1000万元门槛。
而在连续多年业绩稳居三甲之后,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也终因王亚伟的离开,2012年的业绩破天荒地陨落至中游水平。
记者注意到,2012年12月27日,在王亚伟离开后7个月之后,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先后打开申购。然而,业内人士预计,在失去了王亚伟这面金字招牌之后,华夏的持续营销或不尽如人意。
大佬集体谢幕
范、肖两人的离开,使公募基金行业中仅存的两家14年来从未变更总经理的纪录也不复存在。
自2008年来,伴随股市持续低迷和基金行业发展两极分化的加剧,5年时间共计发生总经理变更58次,按照5年前已经成立的基金公司计算,“换手率”接近一倍。换句话说,平均而言,5年时间内,公募基金业所有公司总经理级别的高管将近更换了一轮。
其中,以大型基金公司老总变更最具冲击力——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和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两位行业元老级人物近两年双双离职,亦引发行业的强烈关注。
范勇宏、肖风都是基金界元老,分别是老十家基金公司华夏和博时基金的创始人,自1998年起一直担任公司总经理。在过去的14年间,他们几乎见证了基金业从无到有的全部过程。范、肖两人的离开,使公募基金行业中仅存的两家14年来从未变更总经理的纪录也不复存在。
某行业人士惋惜地表示:挺过了“基金黑幕”曝光后的行业最低谷,没想到却倒在了基金业黎明前的黑夜。
2011年12月,范勇宏在一年一度的基金业论坛上呼吁,冬天是寒冷的,金融危机下基金的冬天更加寒冷。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期盼基金的春天早日到来!
那时候,不知他是否已经决定,在基金业春天快来的时候,他离开一手创建的华夏基金。
2012年12月28日,新《基金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从此,基金业将进入新时期。禁锢基金业良久的股权激励计划、从业人员炒股、行业此前的诸多束缚都将顺利破冰。
而随着新《基金法》2013年6月1日的实施,包括王亚伟在内的私募基金也将首次被纳入新《基金法》的监管范围。
80后新人上位
如果按人数统计,2012年公募基金更换基金经理197位,这197位公募基金经理中,离开原公司平台的有109人,占比超过55%。
大佬远去的同时,以基金经理变动为代表的人才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如果按人数统计,2012年公募基金更换基金经理197位,涉及59家基金公司。这197位公募基金经理中,离开原公司平台的有109人,占比超过55%。
这109位离职的基金经理来自49家基金公司,其中华夏系去职人数居首,包括王亚伟在内共有6名基金经理相继离开;博时、易方达、招商次之,各有5人离职。
与此同时,以80后为代表的新人全面上位。
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透露,目前70后仍然是基金业的中坚力量。因为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从助理和研究员提上来的,从业年限一般在5年以上,而且是硕士毕业,以此推算,最年轻的也要30岁出头。在已披露年龄的225位基金经理中,70后有173位,占比77%,人数最多;60后有30位,占比13%,比80后占比(9%)略高。
主导基金投资的70后主力正在发力。
2012年勇夺基金业绩前三位的基金经理:景顺长城竞争力余广、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杜猛、中欧中小盘王海都是70后生人。
与此相比,80后的基金经理业绩还相对不稳定。在22位80后基金经理中,记者挑选了两位任职时间最长(从2009年起)的基金经理,考察其管理基金的业绩情况。
如富国基金李晓铭管理两只基金:富国天源平衡(100016)和富国低碳环保(点评)。Wind 数据显示,从李晓铭任职开始,两只基金分别以12.13%和-14.35%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8和第104。
博时基金皮敏则一人管理三只基金,包括一只混合型基金和两只债券基金。其中,博时宏观回报债券、博时信用债纯债债券(点评)排名中等;皮敏与博时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混合组投资总监姜文涛共同管理的博时平衡混合业绩则排名靠后。
“一拖三在基金经理中就不多,而且,又跨越股票和债券两大类别的80后基金经理就更少见了。”某基金公司高管评价,这也凸显基金业人才短缺的瓶颈。
上一篇:大佬力辩黄生但斌爆仓说 期指空头自杀传闻不实
下一篇:公私募界限逐渐淡化 “私奔”大佬或重操旧业
·儒林画院院长拼接裸女照片强奸23人含5名幼女 一审被判2013.01.07
·阿根廷对中国酚醛胶合板开启反倾销调查2013.01.07
·第三届智慧城市大会将于10日召开2013.01.07
·意大利12月Istat制造业商业信心指数略好于预期2013.01.07
·英国11月BBA总抵押贷款净增2亿英镑2013.01.07
·业内预计中美经贸将长期处于“紧平衡”201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