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股票 >> 私募交流 >> 浏览文章

保险资管试点公私募基金业务 两批人马分开操刀

发布时间:2013-2-20 10:06:00 来源:21世纪网?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2月17日,保监会在其网站上挂出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工作。这是继2006年第一轮试点之后,保监会再次开闸试点。

从事保费管理的保险公司,是否能够胜任资产管理的角色?目前的那套管理制度是否能够保证受托资金实现保值增值呢?一家上市险企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网,该公司的资管与保险业务方面已经是两个系统运行,“等于是两个公司、两班人马的概念”。

推荐阅读

优秀对冲基金您抓住了吗?

  • 保险资管发行私募产品不是“梦”
  • 一哥抄底酒鬼酒 或已尝到甜头离场
  • 2013年买哪类私募基金?

未来只要资质够,保险公司想开展公募或者私募业务都可以,一些小型私募或者公募将压力倍增。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告诉21世纪网,“部分私募(机构)都会死掉的”。

保险资管存量或达2万亿?

曾经风光无限的险资,近年来却遭遇了瓶颈,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及投资资产规模增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保险行业资产总额从2001年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保险资金总资产达到了7.36万亿,较比2011年增长22.29%,虽然总量已经突破7万亿,但是增速放缓,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

华泰证券分析员吴耀认为,目前,保险行业的资产规模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而近年来在银保渠道遭遇银行理财产品夹击、个险渠道也遭遇瓶颈的背景下,保费收入增速下滑,同时资本市场表现低迷。

比照之下,其他资管产品的规模在近几年高速增长,如信托行业近六年复合增速达70%,2012年资产规模已达7.47万亿,成为了第二大金融部门。

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就指出,保险行业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保险公司利润和保费收入出现了负增长,这都和投资相关联,利润负增长主要是因为资金很多配置在资本市场,股市下跌导致利润损失。而保险产品竞争力不强、产品不好卖,主因也是投资问题。

保险业遭遇困境,但“资产管理业务,出现了像火山爆发一样的增长”,任汇川分析道,“2010年,资产管理的业务总量是13.5万亿元;到2011年,业务总量猛增到25万亿元。对比可知,保险业用了二三十年才发展到6万多亿元的资产规模”。

在低迷的背景下,2012年6月,保险投资开始松绑,十三项新政浮出水面。开闸融资融券;开放银行、信托和证券理财市场;增加境外市场投资工具……这些“超预期”的政策也推动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

而在此前,保险资管一直存在“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特点,主要是被动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第三方资产管理非常少。

“在这种大资管时代背景下,保险投资新政放开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并且重新试点保险资管产品将有利于保险资管在市场中拓宽资产累积来源,在规模快速增长的资产管理市场上获得自身的地位”。

此番保险资管产品的放开,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的资产管理收入。吴耀测算,截止2010年末,国内资产管理规模在21万亿元左右,五年的复合增速达30.5%,近两年若按照20%的增速测算,2012年末国内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静态来看,国际上保险资管占到整体资管规模的30%左右(对应资产规模9万亿元),那保险资管管理资金的增量可达2万亿左右,按照0.4%计算盈利规模的话可达80亿元。

资管与保费“两套”班子开闸发行私募

据介绍,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是指保险机构推出的主动管理型资产管理产品、类公募基金业务。实际上早在2006年,保监会就曾启动了保险资管产品的试点,华泰、人保、太保和泰康等四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6款产品获批开展试点。

其中,中国人保资产安心收益投资产品在2012年收益率为6.27%,位列第一。而华泰资产华泰增值投资产品,自2007年2月9日成立至今,回报率为62.96%,总体排名第一。

华宝证券分析员胡立刚认为,一系列保险新政的公布使得“大资管”时代到来的信号愈加明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之间的“脉络”相互打通,面临的客户同质,接近“起点公平”,从此可以“同台竞技”。

此前,由于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高于从公募或者私募渠道获得的资金成本,且对资金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运用方面存在颇多掣肘。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网,保险资金运用必须遵循2010年8月31日起施行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运用形式和投资比例有着严格的要求。

不过办法也同时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如今随着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下达,将进一步落实和规范保险资管产品业务的运作。

保险公司也早就开始积极应对,目前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三家公司申请发行的5只股票、债券、基金型产品已获保监会备案。

获得备案的资管产品需符合通知的规定,“限于向境内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人发行”,但从政策走势来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客户未来将不再限于保险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有可能进入公募市场。

通知同时规定,定向产品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集合产品投资人总数不得超过200人,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

对于募集资金的管理,通知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对每只产品进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公平对待所管理的不同产品资产,避免利益冲突,严禁可能导致利益输送、不公平交易的各种行为”。

一家上市险企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网,该公司的资管与保险业务方面已经是两个系统运行,“等于是两个公司的概念”。

而在资产管理上,胡立刚曾对人保资管的专户账户投资管理结构进行过介绍:每个专户账户在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合管理部都有独立账户经理管理。同时,在风险控制部门和财务部门,设专门人员对投资账户进行风险控制和会计核算。每个投资账户实行委托方、受托方和托管方三方管理模式。

资料显示,截止至2012年底,已经获批的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包括香港)有16家,可以开展保险资金委托的有13家。

“国家队”入局部分小私募会死掉?

保险新政的开闸,对保险公司而言是多元化利润的一个途径,但对于私募行业来说,则是全新的挑战。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告诉21世纪网,“现在大部分私募(机构)都会死掉的”。

丁鹏认为,市场是很残酷的,以前是牌照垄断,现在全面放开后,优秀的人才加强流动,那么一些人浮于事的机构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对机构是挑战”。

国家队的进入,会促使私募行业优胜劣汰更明显。一方面要面临竞争更激烈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行业自身调整良性发展。“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来讲,相当于引入了竞争者,有利于资产管理行业做大做强。” 赢隆资产周兵则表示。

而保险资管肯定会以固定收益为主,丁鹏认为,“这是他们的优势”。因为保险公司具有丰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经验,同时这也是监管部门强调的方向。

另外私募和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也有所区分,募旗汇金周思向21世纪网解释,“保险公司的客户群体大”,同时保险营销人员远远超过私募。

不过周思并不认同大部分私募会倒闭的说法,相反,“是多了一个募集资金的渠道”。周思称,“私募公司说白了就是操盘手而已”。保险资管的开放,可供操盘的资金变多了,对私募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遇,周思认为。

对于投资者而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让理财和投资有了更多的选择,不仅可以向券商、信托、基金机构购买理财产品,未来也可以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购买。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