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金融危机后全球资产供给短缺
花旗研究部门用图表展示了过去10年里欧元区,美国和日本发行的各种类型的证券。值得关注的是AAA地产泡沫和政府资助企业(GSE)崩溃以来,国债发行量飙升。而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可投资证券净发行量却在下跌。 换句话说,资产供给量仍然低于危机前的水平,PC认为这或许至少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金融资产存在上行压力。
花旗:
推荐阅读
2013年公募基金一季报
- 基金:震荡中掘金四大主题
- 5月基金投资策略:注重选股能力
- 债市风暴发酵 建议投资者短期观望
蓝色/灰色条形量化了基于滚动4季度测算的欧元区,美国和日本跨类型净证券发行量。橙色条代表央行的干预规模。红线是排除干预规模后的净发行量:换句话说这代表了投资者可以买入的证券规模变化。
正如你所预期,图表显示在2009-10年度财政赤字激增时政府净债务发行激增;政府债券发行量几年有所回落,但仍然显著高于危机前水平。
2007年以来企业发行债券量激增或许看上去不那么直观,考虑到目前企业对资产负债表管理非常保守,削减资本支出和并购开支。然而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从贷款转向债券融资。股票净发行量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组成部分,2009-10年股票发行有一个短暂的上涨,但是随着企业杠杆降低又回归正常。
最大的变化是金融企业和政府资助企业(即如两房)这类企业净发行量大幅下降。在危机前这类企业的债券占据市场,而在最近几年中他们的净发行量几乎降至零。
条形图(即无视橙色的央行干预)显示可投资的证券量增速从危机前的每年3.5-4万亿美元,下降到了最近两年的不足2.5万亿美元。换句话说,金融证券扩张速度降幅超过1万亿美元。
当考虑了央行的干预(QE和LTRO)减去橙色的部分,那么可供的投资者的资产供应量下降幅度变得更为显著:
除了2011年上半年短暂时期,最近三年可供投资的金融资产每年的增长量不足2万亿美元——只相当于过去增长水平的一半——,事实上,一些季度净发行证券量几乎为“零”。我们认为金融市场的这种“供给效应”对央行干预政策的影响被广泛低估。
标签:花旗
上一篇: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雇佣4名前AIG高管
下一篇:私募基金赎回学问大
·小长假消息影响偏空 “五穷”月再受考验2013.05.01
·IPO首轮抽查落马率或高达20%2013.05.02
·朴信惠沪上会粉丝2013.05.02
·苏渝岂能让欺诈上市者再次万福2013.05.02
·吴国平IPO重启后股指上涨概率大2013.05.02
·产业转移不是革命是改革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