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股票 >> 私募交流 >> 浏览文章

公募热衷“私募” 一碗水能否端平?

发布时间:2013-3-19 10:02:00 来源:青年报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末,公募基金行业的“私募”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8210.85亿元。前两月“私募”业务增加646.33亿元,是公募资产规模增长的2.66倍。已有6家基金公司的“私募”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公募规模。公募基金热心“私募”的背后,是更高收益的驱动,是为了挽留眼红私募的“优秀人才”……但同时管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专户,一碗水能否端平?

公募的“私募”业务应该更透明

推荐阅读

优秀对冲基金您抓住了吗?

  • 今年公募派私募业绩领先
  • 千合资本王亚伟:股市不是特别坏
  • 短期震荡难免 私募看好大众消费品

近期基金公司频频通过创新开展专户投资业务,实际上相当于私募业务。随着市场上有声音称基金公司从事专户投资可能会面临利益输送的问题,即可能以损害公募基金持有人利益为代价,将利益输送给专户投资的私募客户,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样的担心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至少在理论上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当然,这也是公募基金创新带来的必然问题。因为,公募基金原本的业务只限定为公募性质,如今刚开始涉足私募性质的业务,必然在运行机制上会面临冲突。

当然,市场上不能因噎废食。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公募基金需要开展私募业务,以在市场上加强竞争力。公募业务主要是面向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而私募业务主要是面向少数的高资产净值客户。这两类业务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有助于基金公司完善自身的产品线。

但是,公募基金持有人也完全有理由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利益输送影响。毕竟,公募基金的整体运作情况会通过季报和年报的方式进行披露,而私募性质的专户业务则没有向公众披露的业务。那么,基金公司会不会让专户投资在低位建仓,然后再让公募基金在高位为其“抬轿子”呢?

在笔者看来,基金公司必须加强专户投资的信息披露力度,以消除广大公募基金持有人的疑虑。目前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在公开信息披露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只对少数私募客户予以告知。当同一家公司的公募基金和私募专户在投资品种上有重合时,那么私募专户有必要就该品种的详细投资情况予以公开。

开店还不就为了赚钱嘛

公募基金公司的非公业务大增,有人开始看不下去了,但是在我看来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不过是碍于口舌,公募基金才一直把话最多说到“公募与专户并重”的程度。

其实别管他叫什么名字,公募基金或是证券公司,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钱做生意,干什么赚得多咱们就干什么,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更何况是金融业了,如果专心只做公募产品的利润更大,谁会有闲工夫去做别的呢?那既然干非公业务好赚,人家还愿意做公募产品,那就已经不错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做非公业务一定更有赚头,而是在这一块的利润或许是有限的。看看去年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有两家到了年底一只公募产品都没发出来,但公司非公业务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达到40.89亿元和21.30亿元,为什么】并不是他们不想发,而是因为发行公募产品需要一个准备和管理审批的过程,那在这么长一段里,宣传也要成本,物业管理也要成本,拿什么养活这么多员工,非公业务发的快,收益高,有容易赚的钱难道不赚嘛。

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发行公募产品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是要依靠渠道的,现在有近80家基金公司,都挤在银行里排队,很多宣传册几乎都没被投资者看到过,就被丢到了角落里?一些较小的基金公司可能很多投资者连名字都还没听说呢,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肯定就不能吊死在公募业务这一棵大树上,和那些背景强势的行业大佬们死磕了。

再想想如今公募准入门槛又降低了,更多有实力的私募公司有可能要来分一杯羹,等到竞争进一步扩大之后,也许一些现在比较弱小的公司就要面对退出,那么现在在非公业务上打好底子或许也是一条退路。

“个性定制”何时惠及大众

每年,基金公司都会按照狭义资产管理规模进行排名,但是那并不代表基金公司真实的资产管理能力——因为狭义的资产管理规模只统计了公募基金的情况,而忽视了基金公司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即非公募资产。而近期基金非公募业务大幅膨胀的消息经报道后,也引发了不少投资者对于非公募业务的担忧与质疑:其究竟是否合理合法?

其实,非公募基金业务发展至今,其神秘性已是最典型的特点。一家基金公司的业务经理透露,旗下许多操作非公募基金的客户对信息披露要求非常严格,有时还会签署保密协议,不能对外透露任何信息,包括规模,费率等。而基于客户的保密要求,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也很少见诸报端,更没有系统的统计。

这样的管理方式难免会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但对于大户来说,则是非常享受这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而这类业务的迅速膨胀也是“有因可寻”。在A股环境变幻莫测的市场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布局基金公司业务,公募业务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因而考虑到银行渠道的拥堵和高额的成本支出,所以基金公司会纷纷发力毛利率较高的非公募业务。“公募基金的数量越来越多,银行渠道变得非常拥堵,公募产品的发行已经很难再现往年的繁荣。”上述人士表示,“未来还有其他更多的机构或组建基金公司,或介入公募领域,因此公募基金业务的毛利率呈下滑状态。而当前非公募业务显然是基金公司各大业务中非常赚钱的一块,成本投入较低是非公募基金的重要优势。”

基金公司不能“厚”专户北公募

“我老爸2007年受建行怂恿买了五万块基金,这都七年了,现在还剩三万五。老爸表示这基金准备留给3岁的孙女做嫁妆了。具体哪只基金我就不点名了。我妈家楼上老太的儿子就是某基金经理,在北京二环内买了一层楼。”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愤怒地写道。

同为亏损基民,我心有戚戚焉,不由想起去年读过关于两则关于专户的消息。

一个是说某基金公司于去年上半年推出的一只债券专户,不到4个月时间内,收益率达到了20%。由于提前实现预期业绩,该专户提前清盘。而但是我查询了下数据,该公司旗下的公募债基,同期收益并没有这样好。

另外去年9月,首批三年期“一对多”专户陆续到期,某基金公司旗下一专户产品运作三年收益达超过20%,同期上证指数下跌接近28%。而我查了下数据,专户产品如此优异的同时,该公司的公募基金运作却并不同样亮眼。

这两年公募基金的非公募业务的发展呈现快马加鞭之势,而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却止步难前,我想原因无他,赚钱效应尔。

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一般包括几块: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专户。其中专户业务自诞生以来就备受质疑。

对于公募基金,基金公司按照规模提取管理费,无论业绩好坏。专户则类似于私募产品,采用的是“固定费用+业绩报酬”收费模式,业绩越好,报酬可越高。只是业绩报酬的提取比例不得高于所管理资产在该期间净收益的20%。

专户具有规模小,信息披露不公开,操作快速隐蔽的特点。瓜田李下,基金公司真能一碗水端平,不会“厚”专户“北公募?

此前,监管层对基金公司员工购买自家身专户产品没有明文规定。但3月14日,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运用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的内容是“固有资金以及本公司及子公司员工投资单个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合计不得超过计划总份额的50%”。即只要这份暂行规定通过,基金公司及其员工也可以购买自家专户产品,分享专户收益,只要不超过专户总份额的50%即可。

诚然,监管层同时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公平地对待所管理的不同资产,然而,这样规定和要求就能阻隔基金公司的利益输送冲动?

即使基金管理公司不刻意进行利益输送,但是在现有框架之下将优质资源转移到专户理财业务,比如把最优秀的基金经理送去做专户,把可能获取最高收益的项目交给专户,外人对此一切都无从得知。

公募业绩在饱受诟病的同时,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在迅速增长,瓜田李下,市场无法不担忧,而要解决这个风险,监管层最好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的监管细则以及对违规者严厉的处罚措施。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