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股票 >> 私募交流 >> 浏览文章

金中和风控严格的熊市之王

发布时间:2013-3-16 10:32: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function ContentSize(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ontent').style.fontSize=size+'px';} 【字体: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Math.ceil(new Date()/3600000);

“安全比利润更重要。”在私募圈子内,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为了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金字招牌。

9只阳光私募产品、3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对于金中和来说,成长为巨私募的道路绝非一朝一夕。

推荐阅读

优秀对冲基金您抓住了吗?

  • 王亚伟持股动向“走光”
  • 短线高手徐翔是否念“旧”股?
  • 王亚伟的福地:前海“钱”景广阔

牛市尴尬起步

与那些顶着明星基金经理光环的私募不同,在金中和成立之初,公司当时的核心人物在业内都只是行事低调的投资人。

早年从武汉大学毕业之后,曾军就和金融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曾军在建设银行武汉分行国际业务部从事外汇交易,两年之后,他又进入了证券行业,在大鹏证券从事期货和股票交易,从此便在证券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终身职业。

在大鹏证券期间,曾军的事业蒸蒸日上,从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到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后来担任公司副总裁等职务。

2007年,和许多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一样,曾军放弃了当时看起来很稳定的职业路径,全身心投入到了阳光私募行业当中,与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共同成立了金中和,其中就包括了他在武汉大学的同学彭迅和师兄邓继军。

那是2007年的2月份,中国股市正在酝酿着疯狂的一幕,上证指数6000点的牛市在当时还很难想象。

金中和在当年7月份发行了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当时上证指数已经一路狂奔涨到了4300多点。这是最好的时光,这是最坏的时光?在当时,谁也预料不到。

在这波牛市的上涨当中,金中和吃到的是牛市的“尾巴”,在这疯狂的3个月内,上证指数从4300多点一口气涨上6124点,涨幅超过40%。对于此时刚刚成立的金中和,步伐就跟得有些吃力了,同期金中和西鼎的净值仅增长了20.60%,在当时看来并不出色。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时,金中和的团队对当时遭遇的困难记忆犹新。

“成立初期最大的困难是让客户认识并充分了解金中和的投资风格和专业能力。”金中和表示,如何确认投资者真正的风险偏好是最大的挑战,存在一个较长的磨合周期,这是大家普遍遇到的客户细分问题。

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如何在这个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当时很多阳光私募都在思考的问题。

熊市立足,完美的风控主义者

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一场资本市场的大风浪击倒了多少投资人,而对金中和来说,2008年的熊市,却是它成长为巨私募的转折性战役。

上证指数从6124点急速下跌,杀了中国股民一个措手不及,在下跌初期,金中和也难以幸免,金中和西鼎的净值在2007年最后两个月内一度从1.22元回撤至1.05元。随着2008年熊市愈演愈烈,金中和西鼎的净值甚至一度出现了亏损。就在这时,金中和启动了严格的风控体系,硬是在暴跌达到65.39%的A股市场中保证了净值的平稳增长。

“安全比利润更重要。”这是金中和从成立之初就推崇的投资信条。

在金中和的投资体系中,风控体系自成一体,公司一开始就设立了独立风控官,从财务、清算、投资决策、交易执行,到净值管理和产品流动性等各个环节都设立严格的风控机制,以确保公司安全、顺畅、高效地运营管理;核心风控是产品的投资策略、仓位比例、股票池、个股流动性管理、净值波动率、个股止损等与投资业绩密切相关的业务环节。

在严格的风控体系下,金中和在2008年熊市中将净值稳稳保住。在随即而来的2008年4月份,金中和的投资决策层开始敏锐地感觉到市场的变化,对宏观和趋势的敏锐性让他们果断地看到了通胀加速之后带来的股市反弹机会,重点配置了煤炭、棉花和其他与通胀相关的品种,金中和西鼎一个月内斩获近30%,净值从1.01元涨到1.32元。之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金中和随即判断股市将继续大跌,以空仓的战略保住了胜利的果实,在 2008年,金中和在市场暴跌65.39%的情况下,以全年23.97%的收益率获得年度私募冠军。

在阳光私募圈子内,金中和因此一战成名,更在业内被冠以“熊市之王”的美誉,从此站稳了脚跟。

在2008年和2009年期间,金中和旗下的产品数量从金中和西鼎一只产品扩充到了6只,私募巨舰初具雏形。

一波三折,动荡过后的海阔天空

投身于资本市场,就如同舢板投身于大海,你永远不知道每次风浪过后,下一场的风暴将在什么时候爆发,又会在什么时候将你吞没。

对于金中和而言,2009年是公司名气在外和规模扩张的喜庆之年,但从这一年开始,金中和也面临着成长带来的阵痛。

熊市过后,四万亿政策推动之下,A股在2009年迎来了一波大反弹行情,上证指数在当年大涨79.98%,但是金中和在此时却显得有些跟不上步伐,金中和西鼎全年仅取得了37.70%的收益,远远跑输大盘,也被诸多阳光私募抛在了后面。

2010年,业绩平平无奇的金中和更是遭遇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内部动荡。邓继军和彭迅在当年11月份离开了金中和,与曾军分道扬镳,另立门户。这次的动荡加上金中和业绩的下滑,不禁让外界猜想连连,纷纷质疑“三剑客”在只剩下曾军的情况下,金中和能否再续辉煌?

独挑大梁的曾军并没有让投资人失望,也在紧接着的市场当中重整旗鼓。

2011年,A股再度步入熊市征途当中。曾军在2011年年初前就判断股市难有起色, 2011年4月份,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急剧释放,但在曾军及其团队的操作之下,公司所有产品均未遭受损失。“在当时,极低的仓位上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在趋势判断上回避了无谓的资产波动风险;当然,相关个股的及时止损,也降低了净值波动。”金中和指出。

控制住了下行风险之后,在随即的反弹中金中和再度发挥优势在低位建仓,2011年,在上证指数下跌21.68%的情况下,金中和西鼎的收益率为7.96%,在当年所有私募产品中排名第8,再度向市场证明了“熊市之王”的实力。

在不断的市场历练当中,金中和的策略也在逐步完善和改进当中。

2012年市场巨幅波动超出了金中和的预期,到了2012年11月末,金中和西鼎累计净值一度跌至1.7元左右——几乎回到2009年的水平。

但在当时,金中和也认为市场无需过度悲观,A股经历了5年的下跌,“泡沫”在充分挤压之后,投资价值已日益凸显,应该静待春暖花开。

对蓝筹股的坚定守候,让金中和在2012年最后的“神龙摆尾”行情当中斩获颇丰,金中和西鼎的净值快速飙升,从11月底的1.72元上涨到了3月份的2.45元,在3个月中上涨超过40%。

金中和表示,在历经市场考验之后,公司当前决策的基础是在一个滚动周期内,不断观察和评估国内外宏观经济差异和变化趋势以及金融市场波动变化,从中寻找市场低估或错判造就的投资机会,并以价值投资、趋势投资、量化投资三位一体的角度制定交易策略。

“虽然我们在2012年最终也取得正回报,但是这次的经历也深刻提醒我们,市场特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虽然长期来看价格回归价值,可是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市场情绪的变化可能带来相当的投资风险。”

同时,在去年年底,金中和经过多年的准备,终于推出了一只正式的量化产品。

“我们信奉在投资中有所为、有所不为。”金中和说,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只将市场中能够被我们认识、把握和定量描述的那一部分投资标的纳入投资范围,心平气和坦然地放弃不确定和无把握的市场机会,以确保投资活动尽可能处于能被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盈利的概率。

发展成为中国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他们现在最大的目标。“我们一直致力于提供从低风险、低回报到高风险、高回报的全系列产品线,随着整体行业的成熟,我们的产品会越来越丰富。”

ContentRigthTop();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34d911ac866f4d4b7a36889a6ef37db'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